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2019-6-28 11:16
来源:网络 文丨西部菌 王健林、刘永好、刘永行、樊建川等大咖都来了。 这几天,2019川商发展大会正在举行,共有来自境内外的1500多名川商、知名企业和商(协)会负责人齐聚成都。 这是自2016年川商总会成立后,川商发展的又一个标志性动作。 01 签约金额是2018年的近2倍 毫无疑问,川商大会不只是各位大佬“叙旧”、“联络感情”的机会,更是四川一次重量级的招商大会。 先来看下本次川商大会的招商成绩。 会上,四川共推出对外招商投资项目2130个,涉及投资总额34544.65亿元。相当于去年四川全年GDP的85%左右。从这个规模可以看出当前四川的商机。 大会开幕式上共签约项目465个,签约项目总额3227.65亿元。这一数字之于四川推出的对外招商项目投资总额不算高,但含金量不算低了。 一来,这仅仅是前期的签约项目,二来,差不多是2018年川商返乡发展大会签约金额的2倍左右。 分区域来看,目前签约金额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成都935.88亿元、南充278.1亿元、宜宾249.25亿元、德阳197.1亿元、自贡184.87亿元。 来源:山川网 成都一马当先,南充、宜宾处于二档,德阳和自贡位居三档。除自贡外,其余都与GDP的排位比较吻合。不过,GDP排名川内第二的绵阳的签约金额却未能进入前五,有点让人意外。 项目规模分类中,10亿元—50亿元的项目,占到了整体的6成以上。50亿元—100亿元的项目,超过了10%。 具体看,不乏一些知名大企业的高端项目,如北京云锦科技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及产业应用项目,将落户成都高新区。 02 川商需要更多王健林、刘永好 无论是与古代的晋商、徽商,还是现代的浙商、粤商相比,川商都不算是一个太具有辨识度的成熟商帮。 但对于人口超8000万,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的四川而言,把川商品牌做起来,的确很有必要。2016年川商总会成立,算是在这方面迈出重要一步。 事实上,除了已经比较成熟的浙商、粤商,近年一些城市也开始注重塑造本地的商帮品牌。最典型的西安和武汉。 前者连续举办了两届西商大会,武汉则主打校友经济,尽管名字、概念有所区别,但其实都是挖掘优质的企业家资源。 市场经济社会,商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。广东、浙江、福建之所以能够先行发展起来,除了政策原因,大量华侨商人是一个巨大的优势。 对内地省份而言,商业生态、杰出企业家数量都无法与先发地区相提并论。这其实是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比如今天都在讲提升开放水平,而企业家群体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开放渠道和平台。一个地方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等等,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,都要靠商业去推动。而企业家尤其是杰出商人本身就自带“流量”。 以四川的人口和经济体量而言,企业家群体,无论是本地企业家,还是扎根外地的川商,都不算少了。这里面可供挖掘的资源不可低估。 虽然目前川商总体实力尚无法与浙商、粤商等成熟商帮相提并论,但依然涌现出有王健林、刘永好等知名企业家代表。 王健林之前说过,发展商帮除了需要政府支持,也要有一批、而不是一个两个在中国乃至在全球叫得响的领头人。如此,这个商帮的名号就会越来越大。换言之,川商要打响名号,得有更多的王健林、刘永好。 按照这个标准,川商未来仍任重道远,但值得期待。 03 四川民营经济500强与重庆差距拉大 就四川的民营经济现状而言,打响川商品牌,也正当其时。 一方面,四川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,无论是传统的基建,还是新兴产业领域,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。 另一方面,四川民营经济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依然不小,而挖掘川商群体之中的潜力和资源,是加速民营经济补课不可多得的机会。 这次会上有一个数字值得关注。在目前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中,民资项目421个,投资额2714.29亿元,占到总额的84.1%。这无疑是直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。 不过,当前四川民营经济的确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关口。据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,对比2017年,四川入围企业数量减少两家。这一数量,创造了近几年的新低,与重庆的差距继续拉大。 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 并且入围的8家川企,在排名上也绝大多数走低。除德胜钒钛上升15位外,新希望、通威、蓝光、科伦、蓝润、蛟龙港、福华农科排名均下降。 从入选企业的结构上也可以看出,四川上榜民企多属于农业、房产方面,相对较传统。 去年四川发布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提出: 力争到2022年,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(GDP)比重达到60%以上;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%以上。 要实现上述目标,川商责无旁贷。 04 什么是川商精神 从2017、2018年川商返乡发展大会,变身为今年的川商发展大会,可以看出名称上少了“返乡”二字。 其实,在2017年的大会上,王健林就在演讲中建议把“返乡”二字去掉,他的原话是: 其实发展无所谓再返不返乡,在哪儿发展,只要发展得好都是四川人,都是四川人的骄傲……只要不忘家乡就是好的,回家乡发展不一定非得写上返乡发展,这样写了以后反而显得格局略小了,就提小小一点建议。 王的建议,通俗说就是要与通常做法接轨。比如西安的西商大会,直接冠名“世界西商大会”,所邀请的嘉宾不仅限于西安人、陕西人,而是只要与西安有联系,都可以被归纳到“西商”。 浙商、粤商所对应的会议也都是世界浙商大会、世界粤商大会。 所以,不仅“返乡”二字可以去掉,未来川商品牌要真正树立起来,还得继续加上“世界”二字。当然,名称其实是次要的,关键是要突出开放性和全球意识。 在今年的大会上,王健林的讲话中就提到了“新时代应有的川商精神”:“多一点理想,少一点安逸”、“多一点创新,少一点勾兑”、“多一点勤奋,少一点麻将”、“多一点善事,少一点伪劣”。 对比来看,浙商的主要特点被概括为:“舍得”、“和气”、“共赢”、“低调”、“敢闯”;而马化腾曾把粤商精神概括为:务实的作风、创新的精神、开放的胸怀、常怀感恩的心。 西部菌认为,如果浙商精神的关键词是“敢闯”,如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闯出一片全新的天地;粤商精神的关键词是“务实”,如华为多年来对技术研发的投入;那么,川商精神目前似乎很难找出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关键词。 公开报道显示,此前四川省政协委员江云认为:“敢为天下先”和“胸怀大志”两个品质代表了川商精神内涵; 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光金认为,可以用“巴山蜀水长出的朝天椒精神”来承载; 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谢光大则认为,可以用跟川商文化几千年一脉相承的“川酒精神”为借喻; 甚至《川商精神》一书还把川商精神概括为“四起”:扎起、雄起、崛起、稳起…… 这样一种多元化解读,或也从侧面反映出川商当前所正处于的成长阶段。因此,对川商而言,最大的挑战依然是如何真正“崛起”。 |